已死7人!香港出現新傳染病!
目前香港已經累計確診34人,比去年的17人,整整多了一倍!深水埗是這次感染的重災區,34名確診里,有20多人都是來自深水埗。
專家在深水埗幾個主要的供水庫:石硤尾水庫、蝴蝶谷水庫等,都取了樣。水樣本都呈陰性,在水庫周圍的泥土里,缺發現不少陽性樣本,受污染的泥土很可能是經過通風口被吹進了水庫。
類鼻疽(melioidosis)是由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所致的地方性傳染病,流行于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北部等熱帶地區。類鼻疽桿菌是一種腐物寄生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球狀桿菌,需氧生長,對自然環境中各種因素抵抗力較強。見于土壤和地表水中,人接觸污染的土壤或水,通過直接接觸、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吸血昆蟲叮咬等感染發病。人與人之間未見相互傳染。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3~5天,但也有感染后數月、數年,甚至有長達20年后發病,即所謂“潛伏型類鼻疽”,此類病例常因外傷或其他疾病而誘發。本病臨床表現復雜,有急性敗血癥者常伴多處化膿性損害,慢性者類似空洞型肺結核表現。病情一般較為嚴重,如不及時治療,病死率甚高。
本病臨床癥狀復雜,易與肺炎、肺膿腫、肺結核等混淆,與其他化膿菌所致的敗血癥、骨髓炎、肺膿腫也難區別。慢性型還易被誤診為真菌、梅毒、鼻疽、布魯氏菌病等。并應注意與綠膿桿菌、鼻疽菌等假單胞菌鑒別。在急性期應與傷寒、瘧疾、葡萄球菌敗血癥和葡萄球菌肺炎相鑒別。在亞急性型或慢性型應與結核病相鑒別。
當懷疑可能為本病時,必須進行間接血凝、補體結合、放射免疫等血清學試驗,最后確診還需要進行細菌學分離或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
現在還沒有針對類鼻疽的疫苗,但是大家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預防:
避免接觸受污染的土壤。
進行接觸土壤或泥水活動時,穿著適當的防護衣物,例如佩戴手套,并穿上水靴。
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后進行清洗或淋浴。
盡快清潔傷口,并以防水敷料覆蓋。
接觸土壤和進行園藝活動后,用肥皂和水洗手。
注意食物衛生,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水。
外游人士可能會通過戶外水上活動受到感染。避免接觸可能受污染的水源(例如河流、池塘或湖泊)可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每次開水龍頭的時候,先放水放1分鐘,避免接觸到被污染的水源。
最重要是提高免疫力,平時注意個人衛生,接觸泥土、污水時做好防護。
一旦出現了發燒、頭痛、咳嗽這些癥狀,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及時就醫。早預防,早治療,才是戰勝病魔的關鍵!
深圳生科原針對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高度保守區基因設計特異性引物和探針,利用儀器對PCR過程中相應通道的信號強度進行實時監測和輸出,實現檢測結果的定性分析。從而與其他臨床癥狀鑒別開來,快速辨別,為實現及早對癥醫治提供助力!
了解更多產品,詳見公司產品手冊